(相關資料圖)
滋補身體的菜譜
我老公以前也是這種類型,他非常喜歡吃肉和魚但很瘦,經過我的不懈努力,現在他終于開始胖啦,現在150多斤,個人認為肉和魚類是比較補的,我積累了不少食譜,分享一下吧,希望能幫助到你啦~~~~ 1.紅燒茄子烹制方法(兩人份) 材料:茄子(2個)、豬肉(2兩)、蔥(1根) 配料:油(15湯匙)、鹽(1/3湯匙)、醬油(1湯匙)、雞粉(1湯匙)、生粉(1湯匙) 1、把茄子洗凈去掉頭尾,切成滾刀狀,泡在清水中,撈起瀝干水后灑少許淀粉拌勻。蔥去頭尾洗凈,切成段。 2、豬肉洗凈切片,剁成泥后,加1/2湯匙醬油、1湯匙生粉、1/2湯匙油和1/3湯匙雞粉拌勻,腌制10分鐘入味。 3、倒3湯匙油進鍋燒熱,倒入肉末炒散,直至肉色變白后撈起待用。 4、繼續加10湯匙油,爆香蔥段,放入茄子開大火快速翻炒,加5湯匙水炒至茄子出水變軟,約5~6分鐘。 5、倒入之前炒好的肉末炒1分鐘后,灑1/3湯匙鹽、1/5湯匙雞粉和1/2湯匙醬油調味,就可起鍋啦! 2.紅燒帶魚的做法 原料: 帶魚,蔥,姜,蒜,油豆腐,醬油,糖,味精,鹽,十三香粉,八角,醋,花雕酒。 1.用刀將帶魚身上劃幾刀,并抹少量精鹽,腌制30分鐘入味。 2.豆腐切片,蔥姜蒜切末切絲備用。 3. 蔥姜蒜碗中加醬油,糖,味精,鹽,十三香粉,八角,醋,花雕酒,少量水兌成汁備用。 4. 將腌制好的帶魚裹上少量的生粉,鍋內上熱油,下入粘粉的帶魚,小火煎至兩面金黃。 5. 另起一個鍋,下入調味汁,下入煎好的帶魚小火煮20分鐘,下入豆腐片。 6. 轉大火收汁即可。 3.烤雞翅做法 原料:雞翅 調料:十三香,姜粉,鹽,老抽,糖,面醬,蜂蜜 將雞翅切好,翅根是翅根,翅中是翅中,翅尖是翅尖,。 將雞翅用老抽,十三香,糖,鹽,姜粉,面醬腌制30分鐘以上。如果你早上腌上,晚上回來做,我想味道會更好的。 將蜂蜜和面醬對起來,放在碗中備用 將烤箱200度預熱,放入雞翅,烤10-12分鐘,拿出后,翻面,然后刷上蜂蜜和面醬的混合醬,再放入烤箱烤5分鐘,關掉烤箱,用預熱再烤5分鐘。 烤出來的雞翅不干,而且很嫩。 4.清蒸鱈魚 非常容易做 1.鱈魚融化后用廚房紙吸收水分,然后用少許白胡椒粉和蒸魚豉油、料酒(白葡萄酒最好)腌十五分鐘。 2.把蒸鍋燒開。 3.把姜、蔥絲擺在魚上,倒掉剛才腌魚的汁水,重新倒點蒸魚豉油,放入蒸鍋用大火蒸五六分鐘就熟了。 4.蒸的時候,另用一只鍋,倒些香油,放入花椒,把花椒一直接炒到黑色。 5.端出魚,魚上放上新鮮的姜絲,然后趁著油熱,小心撇開花椒,把熱油通過姜澆到魚上 5.紅燒肉的制作原料: 五花肉500克,草果1粒(國內肉質好,草果可以省略。國外的豬肉味道重,一定不能少)桂皮1根,八角3顆,蔥半根,姜6片,紅棗6顆 調料:老抽2湯匙,生抽1湯匙,鹽6克,冰糖20克 做法: 1) 洗凈的五花肉切成2厘米-3厘米大小的塊兒,焯水備用。(如果是精品五花肉,肉的質量好,不焯水直接下鍋炒也是可以的)。 2) 姜切片,蔥切段。鍋中倒入油,趁油涼時放入蔥、姜、桂皮、草果和八角炒出香味后,倒入五花肉翻炒變色后,繼續煸炒2分鐘直到出油。倒入老抽、生抽、糖和鹽,加入紅棗,翻炒5分鐘。然后倒入開水,水量要沒過肉面,煮開后撇去浮沫。(以前我也先炒糖色,但后來發現用這種方法,不炒糖色也很好。) 3) 小火燉1小時左右,最后快出鍋的時候,調成大火收湯。 制作紅燒肉小貼士: 一浸泡 二焯水 三燒制 四收汁。 一浸泡:放在水中浸,可以浸去毛細血管中的血水;水中加點料酒易于肉纖維吸收,去除肉腥。肉不宜多浸,多浸則鮮味盡失,一般10分鐘左右即可。 二焯水:把豬肉切塊后放到涼水里煮一下,開鍋后撈出,洗干凈血沫。 三燒制:這是紅燒的關鍵步驟。一定要用小火慢燒1小時以上。其實,歸根到底,這帶著濃濃親情的經典菜肴,看似簡單,實則重的是燒制的功夫。燒的火候不夠,肉硬。燒的火候過了,肉又太軟,不成形,嚴重影響最后的收汁和賣相。 四收汁:對成品感官和味道有很大影響。一定要用大火收汁,這樣才能使肉色澤紅亮,湯盡油出。
最最滋補的食物
燉補門道 這里要指出的是,冬令進補必須因癥因人而異,講究“對路”。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、精神疲乏、講話聲音低微、動則出虛汗,這大多屬于氣虛,可選用人參、黨參、太子參、五味子等益氣藥物和黃豆、大棗、栗子、胡蘿卜、牛肉、兔肉等食品搭配燉煮。 若面色枯黃、口唇蒼白、頭暈眼花、心跳乏力、失眠、耳鳴心悸,則大都屬于血虛,可選用阿膠、桂圓肉、當歸、熟地、白芍、十全大補丸和滋補膏等養血藥和龍眼、荔枝、葡萄、黑芝麻、牛肝、羊肝等食品搭配燉煮。 當手腳不溫、怕冷、遺尿,有的還可能出現性機能衰退,表現為遺精、陽痿等,這多屬于陽虛,可選用鹿茸片、參茸片、巴戟天、仙靈脾、蛤蚧等助陽益火藥材和核桃、蝦、羊肉、狗肉、海參等食品搭配燉煮。 陰虛的人,經常有低熱、下午面部潮紅、夜間盜汗、手腳心發燙及口干、眼目干澀等癥狀,應選用天冬、麥冬、生地、枸杞、玉竹、龜板或大補陰丸、六味地黃丸等滋陰補腎藥材和梨、桑椹、甘蔗、藕、銀耳、鴨肉等食品搭配燉煮。 但要切記,進補時忌生冷、油膩之物,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功能,影響補品的吸收。進補時遇感冒、發熱、腹瀉等,應暫時停服。 民間交流 燉一只雞放多少當歸? 當歸黃芪燉雞,是常用的一種補益食療方法,適用于產后、病后以及年老體弱的患者。但是,燉一只雞放多少當歸、多少黃芪恰當呢?假如配伍不當,或苦味太濃,難以入口,或使雞湯淡而無味,達不到補益身體的目的。 據考證,此方是在我國元朝著名醫學家李東垣先生擬定的“當歸補血湯”基礎上加味而成的。原方用量為黃芪一兩(古稱量單位,相當于31.25克),當歸二錢(6.2克),比例是5比1。據此,經臨床觀察,燉一只雞(約2公斤),一般配黃芪120克、當歸24克為宜。這樣,雞湯味道既鮮美可口,又能增強補益效果。 經典燉品 南北杏川貝燉鷓鴣 用料:南北杏各4克,川貝6克,鷓鴣150克,姜片適量。 湯方分析:北杏味苦微溫,南杏味甜而不苦,能止咳平喘,潤腸通便,川貝味苦甘性微寒,有化痰止咳、清熱散結之效,鷓鴣甘溫能化痰利五臟,合而用之共奏化痰止咳之效。 制作要點:將鷓鴣好洗凈,加姜蔥飛水除去腥味,與洗凈的南北杏、川貝一起放入燉盅內,加清水300毫升隔水武火燉2小時即成。 適用人群:上呼吸道感染,急、慢性氣管炎,肺炎,急、慢性扁桃腺炎而見干咳或痰少而黏者,干咳無痰、咽喉癢痛而見便秘者。 圓肉杞子燉鮑魚 用料:桂圓肉10克,杞子10克,瘦肉60克及鮮鮑魚1只,姜片適量。 湯方分析:圓肉味甘性溫,有補充益心脾養血安神的作用,既不滋膩又不雍氣,為滋補良藥,杞子味甘性平,能養陰補血,益精明目,鮑魚甘咸平,能滋陰益精明目,合用則能養血安神寧心益智。 制作要點:將圓肉杞子揀去雜質,洗凈,與洗凈的鮮鮑、瘦肉、姜片放入燉盅內,加清水300毫升隔水武火燉3小時即成。 適用人群:心脾兩虛之貧血、血小板減少、神經衰弱之失眠、健忘及心悸,病后、產后體虛之神疲乏力。動脈硬化、早期衰老、眼病疾患、肝膽疾患等屬于肝腎虛損、精血不足者。 專家食譜 治便秘 1.紫菜芝麻飯。 將100克烤紫菜剪成細絲,再將120克黑芝麻和120克白芝麻用搟面杖搟碎。把這3種原料拌在一起貯存在瓶子里,每餐舀一兩勺和米飯拌在一起吃。福澤老師解釋,紫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、鈣、鉀、鐵等營養物質,能促進腸胃運動;芝麻則含有大量氨基酸、食物纖維和礦物質,能促進排便。 2.醋拌圓白菜。 做法是:將500克圓白菜加少許鹽,放入開水中焯一下。將焯好的菜放涼后擠干水分,切成塊,再把一杯醋、1/2杯高湯、兩勺酒、1/2勺鹽混合后煮開制成湯料。等湯料變涼后和圓白菜一起倒入密封瓶內儲存一天即可食用。圓白菜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,能增強腸胃蠕動。 3.醋腌蓮藕。 將蓮藕焯一下,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的糖、鹽、醋和香油拌勻。將拌好的蓮藕存放在密封瓶里,每天取出一些作為就餐時的小菜。福澤老師說,蓮藕能清除腸道污物、防止大便板結、刺激腸壁,防止便秘。 4.油焯海帶豆。 將300克海帶切絲,用開水焯熟,100克黃豆用水煮熟后,將海帶和黃豆放涼,控干水分,再在其中加入鹽、醬油、味精、蔥花攪拌均勻即可。海帶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,可以促進腸道蠕動、增加排便量;黃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排便,豐富的食物纖維則可以吸收腸內水分,使排便量增加。 以上這幾道菜,尤其是醋拌圓白菜和醋腌蓮藕,做一次可以吃上一段時間,因此很受歡迎。紫菜、海帶都是日本家庭常備的干貨,也是隨手可買的材料。福澤老師指出,比起需要精心準備的食譜,這些隨手可做的普通東西才會讓人長此以往堅持下去,取得好的效果。 除了這套精心設計的食譜外,日本女性也非常重視日常飲料的通便作用。早上起床喝點涼白開或酸奶已經不新鮮,她們一般會在酸奶里加上在攪拌機中攪碎的水果,如香蕉和蘋果。另外,蘆薈茶也是近兩年流行的緩解便秘飲料,具體做法是將一小塊蘆薈切成薄片,加水煮成汁飲用。
病人喝什么湯最有營養 最滋補身體的食譜大盤點
1、人參白術雞湯:人參10克,白術15克,雞連肉帶骨500克,胡蘿卜50克,生姜,煲湯食用。 2、胡桃肉枸杞子雞湯:胡桃肉30克,枸杞子30克,雞肉500克,大棗30克,生姜10克,冰糖40克,煲湯食用,分2次食用。 3、黃精龍眼肉杜仲豬蹄腸:黃精50克,龍眼肉50克,杜仲40克,豬蹄300克,大棗30克,生姜10克,煲湯食用,分2次用完。 4、羊肉胡蘿卜湯:羊肉500克,胡蘿卜50克,桔皮30克,生姜10克,煲湯食用,分2次食用。 5、首烏淮山藥薏苡仁白鰱湯:制首烏50克,淮山藥40克,薏苡仁30克,白鰱一條(500克),煲湯食用。
養生食譜有哪些
春季養生食譜 春季飲食要掌握一個原則:根據氣溫變化,食物由溫補、辛甘逐漸轉為清淡養陰之品。 早春飲食取溫避涼。早春應適當吃些春筍、香椿、菠菜、柳芽、薺菜、蔥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芥菜等偏于溫補的蔬菜和野菜,不能一味食用人參等溫熱補品,以免春季氣溫逐漸上升,加重身體內熱,損傷到人體正氣;應少食黃瓜、冬瓜、茄子、綠豆等性涼食物。 仲春飲食宜辛甘。適當進食山藥、紅棗、蜂蜜、芹菜等平補脾胃的食物,同時注意攝取足量的維生素,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,少食酸性食物,以名傷用脾胃。 晚春飲食宜清補,可以適當選擇甘蔗汁、薺菜、百合、螺、鴨肉、苦瓜、紫菜、海帶、海蜇、綠豆等平補食物,少食辛辣、黏冷、肥膩之物。 夏季養生食譜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,此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,人體出汗過多而容易丟失津液,因此夏季養生應該以清淡食物為主,避免傷津耗氣。 夏季飲食多清淡。夏季署熱,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較弱,應適當吃些清熱解毒的食物,蔬菜類如茼蒿、芹菜、小白菜、香菜、苦瓜、竹筍、黃瓜、冬瓜等;魚類如青魚、鯽魚、鰱魚等,這些食物能起到清熱解署、消除疲勞的作用,對中署和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。 夏季飲食宜補氣。可適當選擇一些滋陰補氣的食物,如胡蘿卜、菠菜、桂圓、荔枝、花生、番茄等。多食,雜糧,蔬果以寒其體,但生冷瓜果當適可而止,不可過食,以免過于寒涼,損傷脾胃。夏季心氣旺盛,易傷人氣陰,在這個季節里,應以補氣養陰、清署熱為主,如冬瓜、西瓜、蓮藕、鴨肉等,不宜多食溫補、滋膩厚味之品。 秋季養生食譜 秋季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此時人體也應順應四時變化的規律,進入保護陰氣的時機,在飲食方面應以防燥養陰、滋陰潤肺為主。 入秋飲食宜甘潤。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,如百合、銀耳、山藥、梨、葡萄、荸薺、糯米、甘蔗、豆漿、芝麻、蓮藕、菠菜、豬肺、鱉肉、橄欖等,這些食物有潤肺生津、養陰清燥的作用。應少食蔥、姜、辣椒等辛味之品。 秋季飲食宜滋補。秋季引補是中醫養生要旨之一,為冬令進補打好基礎,避免冬季虛不受補的發生,可適當服用沙參、麥冬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貝等中藥材,對于緩解秋燥有良效。 秋季宜少辛增酸。秋天要少吃一些蔥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辛味之品,以免傷及肺氣;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,要選擇蘋果、石榴、葡萄、芒果、柚子、檸檬、山楂等酸味食品,以防秋燥。 冬季養生食譜 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,此時天寒地凍人體血液循環減慢。中醫認為,此時寒邪強盛,易傷及人體陽氣,因此,冬季養生重在滋補。 冬季飲食宜滋補。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,斂陽護陰。可適當選用羊肉、狗肉、蝦、韭菜、桂圓、木耳、栗子、核桃、甲魚等食物;多吃些薯類,如甘薯、馬鈴薯等;蔬菜類如大白菜、圓白菜、白蘿卜、黃豆芽、綠豆芽、油菜等。 冬季忌食寒性物。冬三月草凋零、冰凍蟲伏,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,人的陽氣也要潛藏于內,脾胃功能相對虛弱,若再食寒涼,宜損傷脾胃陽氣。因些冬季應少吃荸薺、柿子、生蘿卜、生黃瓜、西瓜、鴨等性涼的食物。同時,不要吃得過飽,以免引起氣血運行不暢,更不要飲酒御寒。春夏秋冬均有介紹,希望采納哦~~謝謝~~
冬季適合體熱的人滋補食譜?
實熱者無需進補。實熱體質的人身體健壯,本就無需進補,尤其是人參、鹿茸等大溫大補之品。也不宜常用羊肉、狗肉等溫熱之性稍重的食物做主料煲湯。如常有口舌生瘡、大便秘結等癥,可飲如排骨蘿卜湯、冬瓜馬蹄湯等清熱通氣的湯。在動物肉類中,豬肉不溫不燥,最為性平味甘,以豬排骨搭配清熱下氣消積的白蘿卜,再加一小塊行氣健脾的陳皮,可去火行氣。 “虛不受補”者宜養陰。虛熱體質的人大都虛火上炎,“虛不受補”,因此,這類人也不應亂服補養之品,尤其不宜多食人參、狗肉等溫補之劑。 銀耳養陰生津,配以同樣具有滋陰益氣功效的黑木耳,加適量冰糖燉湯,便是補而不燥的雙耳湯。益氣生津、清火除煩的花旗參既是主婦們煲湯時愛用的材料,也是虛熱體質者適合食用的補品。可用清熱利水的冬瓜及老母雞、切片的花旗參、姜片一同放入煲中,加水煲約2小時,清熱去火,養陰補虛。 虛寒體質最應補。虛寒體質的人較適合冬季進補,使用人參、黨參、枸杞、當歸等溫中補虛的藥材都可以,再配以熱性的動物肉類如雞肉、狗肉、羊肉等煲湯,如人參枸杞雞湯、狗肉火鍋、當歸生姜羊肉湯都是不錯的選擇。人參、黨參益氣安神補脾、雞湯性熱,兩者搭配,可補虛溫寒。而狗肉火鍋、當歸生姜羊肉湯均為熱性食物,虛寒體質的人冬天適當飲用十分有益。 寒實之人少喝老鴨湯。寒實體質的人喝滋補湯可在溫性、熱性的食物中加入疏利之品,如蓮藕雞湯等。雞湯溫補,蓮藕通利,既溫熱又疏通去實,一舉兩得。但也應注意,涼性食物為主的湯類如老鴨湯等,還是應適當少喝,以免加重寒涼之癥。